(相关资料图)
一场大赛,集合了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近千名“最强大脑”!
一场较量,看“聪明”机器人如何爬坡过坎、行走自如!
8月21日,由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绵阳科技城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在绵阳开幕。来自全国120余所高校的近300支队伍同台竞技,展示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的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
本次专项赛以“AI科技·创新未来”为主题,聚焦双足机器人、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前沿热点技术,共开设了“阿波罗”星火自动驾驶、人形标准平台等四大赛项。
在现场,机器人不仅需要在U型赛道上竞速,还要在面对各种路障的情况下上下台阶、搬运能量块等,而这些都需要机器人对环境进行自主判断并采取应对措施。在人形标准平台虚拟仿真赛项中,选手通过设计计算机视觉、运动控制等算法,使机器人具备运动和感知能力,并在虚拟足球赛中进行对决。
作为聚焦当前技术热点的比赛,这些赛项为选手们提供展示成果、切磋技术的平台,也考察了选手们的算法开发、运动控制、图像处理等多方面能力。
比赛期间,还有超50位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杰出的专家学者以及长虹集团、深开鸿、乐聚机器人等产业界行业领袖精英,围绕热点技术、科研成果、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向展开分享与交流,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力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选拔,为数字产业蓬勃发展建言献策。
据了解,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作为国内智能制造技术和高端人才的重大交流平台,致力于推动广大学生参与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提高大学生团队协作水平,培育创新创业精神。大赛自1999年创办以来,已有600多所高校参与,累计超27万高校学生参赛,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能动手”“敢创新”“善协作”的复合型人才。